內容段落
ToggleD1:關西機場、京都
4/7(一)第一天:1.抵達關西機場。2.搭乘 JR『HARUKA』號〈乘車券+特急券,分指定席和自由席〉(約 75 分鐘每30 分一班)→京都車站→飯店 CHECK IN。3.主要行程:〈1〉西本願寺
懷著既興奮又有些惶恐的心出發了。興奮的是多年來所嚮往的京都櫻花,得以如願親賭。在出發前從網路上得知,今年花況不錯,在我們到達時,幾乎都是滿開的情形。惶恐的是自己一人帶著八十多歲的爸爸自助旅遊,期望一切都能順利、平安。
為了防恐的理由,今年開始所有進入日本國土的外籍遊客,入關時都要拍照並按指紋。入關程序變得緩慢許多,我們花了近一小時才出關。進入出境大廳,四處張望一下,搜尋自己所要的指標。第一個目標是火車站,順著電扶梯而上,目標明確無誤。自動售票機還不會使用,那就找人工售票櫃臺購票。不會日文,沒關係,把發車時間,目的地,車種,人數寫在便條紙,遞給售票員。我要的車票就拿到了,當然還是要付錢的,刷卡也可以啦。
火車進站的前幾分鐘,一排身穿藍色制服的年輕人,人人手推著推車,依序站立在車門處。火車進站,乘客下車後,他們迅速把手推車推進車廂,掛上清潔中的告示,以訓練有素的動作,快速的整理車廂。出國前已預知這幾天的天氣都不是晴朗的氣,火車抵京都車站,果然雨是持續的下著,奇跡沒有發生。找到預訂的旅館,安頓好兩晚的住宿,已是下午四點多。接下來已不可能按原定行程走,只好從地圖上挑選最接近旅館的景點 — 西本願寺。
西本願寺
西本願寺是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本山,寺內正進行修復工程,至今仍未開放供奉親鸞聖人像的御影堂。本以為只是毛毛雨,撐著傘就可以了,只是我的傘實在太小了,前有相機,後有背包,顧前就無法顧後,這種天氣也把我的遊興澆息了。看看寺院的外觀,只想早點回旅館休息,計畫修正明天的行程。
回旅館前,得先解決晚餐。偌大的京都車站,什麼都有,來到這裡就不用擔心民生問題了。京都車站長 450 公尺、寬 60公尺,內部採挑高設計,是一座非常引人注目的現代化建築。從一樓搭電扶梯直上十一樓的大空廣場和空中走廊,在這裡京都市區全景一覽無遺。內部設置除了車站應有的功能外,還包括了京都劇場,伊勢丹百貨公司,地下街。娛樂,休閒,美食,購物應有盡有。
步出京都車站,購買“市バス專用一日乘車券"備用。雨還是沒有要停歇
的意思,氣溫大約是台灣寒流來襲時的溫度,出外活動既然不方便,就只能躲
進旅館囉。今天暫且養生修息,明日再好好奮鬥一番。
D2:銀閣寺
4/8(二)第二天: 主要行程→〈1〉銀閣寺〈2〉哲學之道〈3〉南禪寺〈4〉清水寺〈5〉祇園 ◎買一張“市バス專用一日乘車券",逛遍今天的行程〈1〉 哲學之道:銀閣寺(枯山水式庭園)→哲學之道→法然院→永觀堂(冬天賞紅葉)→南禪寺〈琵琶湖水路閣〉→午餐→美術館 〈2〉 清水寺:美術館(路況不熟走到這裡)搭『市バス』→清水道站下車→清水寺→三年坡〈產寧坡〉→二年坡→寧寧之道(高台寺道)→石屏小路→八坂神社→祇園→花見小路 ※提醒 1.回飯店之前,先進車站查看明天要搭乘的火車時刻表(注意第三天的提醒事項)〈要搭的是JR嵯峨野線〉
昨日因雨,原定的清水寺看夕陽等行竹程只好改在今天完成。昨晚住的旅館就在車站左側不遠處,搭車十分方便。我們先搭100號公車,到最後一站「銀閣寺前」下車。這一星期是日本中小學開學的第一週,沿途看到學生們穿著得非常整齊,精神飽滿的上學。
下車後在車旁看地圖,想先弄清楚方位再行動,熱心的公車司機,馬上向我們比了往後走的手勢。謝過司機,在下車的路旁有一小溪流過,小溪岸邊,整棵樹正開滿了櫻花。穿過馬路,正好有一座小橋,站在橋上,第一次看到這麼壯觀的場景,當然免不了要好好表現一下,外國人應有的驚奇舉止。
不遠處,哲學之道的指示牌立在叉路口,告訴我這裡就是鼎鼎有名的賞櫻勝地了。銀閣寺位在哲學之道的北端,我們的行程是由北往南參觀。因此,應先參觀銀閣寺,再沿著小溪往南走。
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,有許多是寺院建築,因而有人以寺院叢林稱之,銀閣寺就是其中之一。在這眾多的寺院中,總想在短暫的旅程中,處身古典與優雅情境中體會出它的玄機,帶一些禪意回家。走進銀閣寺總門,立即感受到庭園四周的寧靜。春天的櫻花,秋天的楓紅,總吸引了為數眾多的遊客。若在觀光淡季來訪,或許會有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體會吧。
銀閣是這裡的國寶,為了整修被包裹得密不透風。為了維護古蹟,日本人總是絞盡腦汁,想把所有的文物完美的保存下來。另一國寶東求堂,面對錦鏡池而建,屋頂僅鋪著薄木板,據說是取自「東方人追求西方極樂世界」之意。
這裡的庭園是枯山水式庭園,「向月台」、「銀沙灘」為其主角。然而旁邊卻也有一座錦鏡池,山坡邊的「洗月泉」泉水流入池中,如此是否更具有禪意呢?順著參觀的「順路」,來到山腰可俯瞰寺院全景。雨後的景觀更顯綠意盎然,帶有一股清新的氣息。然而天空並未隨著放晴,還蒙著一層層灰色的雲,要悟得禪機,還得除去這神秘面紗。
哲學之道
哲學之道是當年哲學家西田幾多郎的漫行步道,他一邊散步,一邊思索哲理因而得此雅稱。約2公里長的步道,沿著從琵琶湖疏水道的分流來的水道,櫻花盛開的季節,行走於步道,有若走在櫻花隧道中。一陣微風吹來,花瓣紛紛飄落水中,煞是美麗。這裡的櫻花是名畫家橋本關雪夫人所栽種的染井吉野櫻,因而又稱關雪櫻。據說這裡不僅僅是春天的櫻花紛飛,還有初夏的螢火,仲夏的蟬鳴,秋天的楓紅和冬天的雪柳映水。
人人都可以是哲學家,漫步哲學之道,我並不想在這裡找個什麼哲學課題來思索(其實也沒有那個彗根啦),我只想悠閒的走著。今天不是假日,觀光的人潮並不擁擠,如果你只抬頭看櫻花,不看腳下,隨時都有可能掉入水中。想想在人潮洶湧的假日,是不是會有人不小心被擠下水中泥?想想這種步道如果在台灣,一定又會在岸邊築起不鏽鋼的欄杆。不然萬一有人掉入水中,隔天各媒體又會大肆撻伐,什麼罔顧人命的標題。落水的人就大聲嚷嚷,數說著相關單位的不是,而相關單位不能也不敢說什麼。想到這裡,看看挪威裡塞峽灣的講壇岩,也沒有醜陋的欄杆啊。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?說不想問題,怎麼又丟出問題來了呢?我們的高雄市自稱是友善的城市,在各級學校花了不少教育經費,把原本還好好的圍牆打掉,重新設計圍牆,想讓學校和居民更容易接近來往,其實並沒有達到原來遠大的理想。各博物館,公園也都把圍牆拆了,這是不錯的想法。可是往往在公園的四個角落或入口附近,卻又莫明其妙的出現了只容輪椅可以進出的鋼門。聰明的你會發現,機車可以輕易的從鋼門旁進入。今天路過工博館南館,看到一群鐵工們,正在人行道上架起了欄杆。我可以想像為什麼要有這個設置,但是仔細想一想,有這個必要嗎?沒有別的辦法嗎?如果我沒記錯,現在的鋼價可是天價啊!
D3:嵐山、天龍寺
4/9(三)第三天:踏訪嵐山 主要行程→〈1〉嵐山、嵯峨野〈2〉錦市場 〈1〉嵐山、嵯峨野:京都車站→搭乘JR嵯峨野線→JR馬崛站下車、左轉→按路標步行至トロッコ亀岡駅→搭乘トロッコ列車→トロッコ嵐山站下車→常寂光寺→落杮舍→二尊院→竹林→天龍寺→渡月橋→嵐山公園→嵯峨嵐山站→回程搭乘JR嵯峨野線→京都車站→東橫Inn(五條烏丸) CHECK IN 〈2〉錦市場 由大丸百貨旁邊的小路『錦小路通、高倉通』開始逛錦市場
※提醒: 1. トロッコ亀岡駅:トロッコ列車往嵐山第一班是10:18。車站約十點才開門,太早到無處可去。
D4:金閣寺、龍安寺、二條城
4/10(四)第四天:主要行程→〈1〉金閣寺〈2〉龍安寺〈3〉北野天滿宮〈4〉二條城 ◎買一張“市バス乘車券",逛遍今天的行程
搭市バス前往金閣寺→步行(搭市バス省錢省時省力)至龍安寺→搭市バス到北野天滿宮→二條城
D5:平安神宮、京都御苑
4/11(五)第五天: 主要行程→〈1〉三十三間堂〈2〉平安神宮〈3〉哲學之道〈4〉京都御苑
〈1〉 三十三間堂、平安神宮、哲學之道 搭市バス前往三十三間堂→搭市バス前往平安神宮→前往哲學之道(因轉車而再遊哲學之道)〈2〉京都御苑 搭市バス前往京都御所→京都車站→新大阪
D6:大阪城
4/12(六)第六天: 主要行程→〈1〉大阪城〈2〉櫻之宮〈3〉天保山〈4〉心斎橋
◎買一張地鐵一日乘車券日幣850,逛遍今天的行程
主要行程→前往大阪城(地鐵)→步行前往櫻之宮→大阪港(天保山)(地鐵)→心斎橋(地鐵)
※提醒 1.大阪是各地方列車的交會點,搭車時要認清所想要前往地點的路線名稱和月台編號,才不會搭錯車。
D7:回程
4/13(日)第七天:打道回府 主要行程→天王寺→關西機場→桃園→高雄
※提醒 1.前往關西機場的火車,有些班次的前四節車廂是往關西機場,後四節車廂是往和歌山,列車行至日根野站時,才分成兩列火車再分別開往目的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