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橫+北宜環騎

D1:新店>>英仕山莊

       行程:D1:新店->安坑(縣110)->三峽->三民->復興->巴陵->明池->英士(115K)新店。06:30(110/46.9K)(9/10.3K)->三峽07:20->三峽 大埔台7乙台3叉路口08:08(7乙/0K)(3/25.7K)->三民7乙台7叉路口09:30(7乙/14.5K)(7/12K)->角板山10:00(3/36.3K)->羅浮橋10:15->羅馬公路台7叉路口10:2(3/22.9K)(118/61.7K)->北橫之星11:10(午餐)->巴陵大橋13:26->桃園宜蘭縣界15:38(7/61.7K)(H1093M)->明池16:17(7/66.5K)(H1295M)->7/77K 17:12->百韜橋(H529M)(7/87K)(H324M)->英仕山莊18:00(7/91.5K)(宿$1200)

 

       本次雙北環騎,是指北橫公路

加北宜公路,O型路線一次騎完。許多勇腳的台北車友們是一日騎完,令人敬佩。我沒有這個功力,只好分兩天來完成。經實際騎乘後,覺得三天會是一個不錯的行程。我認為三天的規劃是:D1:新店->明池。D2:明池->礁溪。D3:礁溪->新店。其中起點並不一定非新店不可,大台北 都會地區周邊大概都適合。又明池的住宿是屬好野人的旅店,住這裡是蠻傷荷包的。

三峽

  三峽大埔是台7乙起點,假日沿途自行車車隊多,他們一輛輛的超越我,比我厲害多了。過了往滿月圓叉路口後,坡度明顯增加,車隊卻少了許多,多數人可能都往大豹溪,滿月圓森林遊樂區等方向騎了。騎過一段寧靜,優美的山路,心中正得意著,這麼美的山路怎麼那麼少的騎士呢?遠遠傳來沈重的引擎聲,重機車過彎時騎士的膝蓋護具摩擦路面發出喀喀聲響,令人膽戰心驚,連續看過幾輛後卻也習慣了。約09:15抵分水嶺附近的最高點休息,一隊重機車車隊在此調頭。我才了解,他們就在這一段山路來回奔馳,把公路當練習場。更可觀的,沿途還迎面開來近二十輛的保時捷跑車,高速在這條公路上練習過彎技巧和膽量。看來有錢人,好像也還蠻無聊的。希望他們集資,開闢一個高標準的賽車場,這樣才能玩得更開心,更安心。

北橫之星

  去年11月剛騎過北橫加中橫,這次的北橫是舊地重騎,對沿途景點就沒那麼新鮮,好奇了。GPS的高度表顯示,海拔不斷在上升中,車速卻總是在10K/Hr以下,許多時候還是5K/Hr左右呢

。估算一下,中午在北橫之星用餐後,十二點出發,到英仕山莊時應已天黑。早上一路騎來已甚少休息,看來今天是不能太逍遙的。再怎麼趕路,復興橋羅浮橋巴陵橋,還是要多看一眼並拍張照片。假日的北橫,貨車並不多,取而代之的是小型客車,機車和自行車。假日自行車行在路幅並不寬的北橫,看來比想像中安全多了。

明池

  北橫公路沿途風景名勝並不少,然而以自行車代步,就只能以沿路景觀為主,不能深入東眼山遊樂區,小烏來,拉拉山,明池森林遊樂區等等地區。北橫沿途爬升僅海拔一千多公尺,和中橫,南橫相較缺少那壯闊的山容景觀,途中令人驚艷的景點也自然少了許多。桃園宜蘭縣界明池算是最為優美的風景區,抵達時已下午四時,雖不宜停留太久,還是要在明池泮停車賞景。 明池旁吹薩克司風的藝人,正演奏著台灣名曲,一旁草地上一對父子正興高采烈的嬉戲,兩組聲音在山谷中迴盪。父子的聲音遠遠壓過台灣名曲,合成一曲不成調的組曲。可惜,一首經典台灣名曲,與父子親情對話,未能譜成一曲合諧的樂曲。

Lucky 7

  續往前行,我知道真正一路下坡的路段在那裡(7/73.5K),天色越來越暗,體力耗費得差不多了。陡下坡中,會經過Lucky 7,停車拍張照片留念。別急!慢慢來,安全第一。還沒到百韜橋,天色已全暗。從梨山往宜蘭的車輛好多,在黑夜中,一下子還不太能適應那從後方急駛而過小客車,小心地儘量靠邊騎。英士的芃芃(ㄆㄥˊ)溫泉及其上游的松蘿湖,嚮往已久,至今仍未能成行,今天還是過而不入。六點,預計的住宿點英仕山莊到了,價格在預算範圍內,決定在此過夜。

D2:英仕山莊>>新店

      D2:英士->大同->員山->宜蘭->壯圍->竹安->二城->宜蘭台北縣界->坪林->新店(113K)。英士07:00(7/91.5K)->牛鬥橋07:15(7/95.2K)->公館 台2台7終點叉路口09:20(7/129.7)(2/152.4K)->二城台9宜三叉路口10:20(9/69.5K)->宜蘭台北縣界12:20(9/56.7K)(H537M)->坪林橋13:40(9/38K)(H195M)->風露嘴(海倫咖啡15:20到16:20離)(9/26K)(H530M)->新店17:00(9/10.3K)(110/46.9K)

  雖然說三橫已騎過,其實都不能算是騎完全程。中橫谷關梨山段不通,誰也沒辦法完成。南橫的台南市甲仙段,北橫的百韜橋壯圍段都還未騎過。所以,嚴格說來不能說已騎完三橫。

基於這個有點無聊的原因,今天就是要完成北橫0K到129.7K的完整記錄。近年來,台灣山區雨量屢創新高,破記錄,各大河川的砂石累積量,相對驚人,若不處理,下一次再下豪雨,災情肯定會更擴大。清早出發,蘭陽溪河床,許多早起的大型砂石車來回穿梭著,揚起一陣陣的砂塵。乾河床上菅芒花,在早晨陽光照耀下,閃閃發亮,這是台灣深秋時節河床上特有的景色。

員山鄉

  出發後一路沒停,到員山第一家7-11才停車購物。沿著台7指標,一路穿過員山宜蘭市區,國道5號,進入壯圍鄉,又再度進入田野風光。二期稻作收割後,現在的農田大部分呈休耕狀態,讓大地得以休養生息。也有其它農夫,繼續種植其它作物,其中以葱較為常見。近海邊處,台7終點129.7K的指標就在眼前,下一個目標就是完成北宜公路。

  三十多年前在蘭陽地區服兵役,搭當時公路局的班車來往北宜公路也不知幾回,之後北迴鐵路,北濱公路相繼通車,選擇性也就增多不少。說到北宜公路,大家都會談起九彎十八拐的驚險。至於九彎十八拐是怎麼算的呢?我也不知道,有興趣的人從航跡圖上請您自己算吧。

北宜公路

        原以為現在的北宜公路車流量應該會少很多,出乎意料的大型卡車好多好多。北宜公路只有兩個車道,白線右側就是水溝,在此情形下騎自行車就要更加小心了。從轉入北宜公路後,就是一路上坡,直到宜蘭台北縣界才是一路下坡,很是乾脆。可是過了坪林

,又是一路上坡直到風露嘴,才又是一路下坡到新店。這樣的山路路況,幾乎和蘇澳到東澳東澳到南澳的路程一模一樣。上坡路段的67K~63K之間是俯瞰蘭陽平原和龜山島的好地方,上坡騎累了,看看蘭陽平原,很快的體力就恢復了,不知不覺縣界就到了。沿途沒有住家,縣界休息區偶爾會有攤販,可以買些茶葉蛋等東西補充體力。

坪林

  坪林位於北宜公點中點,以前搭公路局班車來往台北宜蘭,一定會在這裡停車休息。境內四面環山,北勢溪蜿蜒而過,山坡遍植茶樹,是包種荼的茶鄉。今天沒有充份的時間認識坪林,只好改天開車再造訪囉。7-11是最方便的補給站,店外餐桌坐下來喝杯咖啡,吃點心,多休息才能讓旅程更順暢。從縣界一路下滑到這裡,遠遠向前望去,道路呈現緩緩上升狀。依經驗,在山區的聚落往往是聚集在溪谷的平坦處,出了社區鐵定是上坡路段。出社區,一路上坡來到往石碇的叉路口,右前方有一家咖啡店,正想下車休息。老闆正在店門口,對我說,累了就休息一下吧!就這樣,進入店內點了一杯拿鐵,店內有兩位客人正準備離開,因我的到來,大家聊了近一個小時。離開時老闆告訴我,從這裡開始,不用踩踏板,一路下滑新店就到了。

  兩天二百多公里的重裝行程,真的太累了點,不應該這麼匆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