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 8/17 D1國泰班機原定起飛時間是12:50,飛機誤點延遲起飛,東京時間18:30出機場,約十分鐘車程即抵Excel旅館。 今天晚餐自理,領隊帶領大家到成田車站逛街購物,準備明天登山途中所需行進糧。 吃飯加購買行進糧時間只有一小時,繞了一小圈看看手錶已過了半小時。平常對日本料理十分陌生,路旁小店擺了許多外觀看起很漂亮又打六五折的壽司,隨意買了一盒。看看車站四周似乎沒有什麼可逛的,回到上車處等接駁車回旅館。
8/18 D2 這次的行程是因為參加了EBC後才形成的想法,富士山其實不是我的首選,劍岳才是此行的主要目標。報名前還不知道在2010年,日本人拍了一部許多人都知道的電影:劍岳點之記。上網看劍岳相關資訊時才發現,因為這部電影,已有許多人特地到日本登劍岳。
偶爾聽到周遭的人說要到立山黑部旅遊,有時有人說黑部立山,地名的說法有點讓人搞不清楚。某年同事送我一本立山黑部的風景紀念冊,出發前詳細翻閱,發現這個地區是日本美麗的阿爾卑斯地區,登山者的天堂。
成田市到東京有一段不短的距離,今天我們只是經過,所以雖然來日本旅遊已四次,東京市還是沒去過。登富士山的入口有四個,其中河口湖、吉田口是一般旅客最多的登山口。我們從成田搭車直抵河口湖五合目,廣場內已站滿了準備出發登富士山的隊伍。果然如大家所熟知的,富士山在日本人心中是多麼神聖重要了。在登玉山,雪山的途中曾遇到來自日本的登山隊伍,已見識到日本人登山隊伍嚴謹的紀律,在五合目的廣場這個場景真實呈現。
小時候對富士山的第一印象,是過年時印在月曆上那座山頭積滿白雪的錐形火山。今天要登富士山也好期待能看這個景象,雖然明知夏天富士山的積雪早已融化。今天的天空大部份時間是佈滿了灰色的雲,雲層不厚應該不至於下雨,以登山健行來說是個好天氣。午餐後領隊帶領大家在廣場集合,一起做暖身操做行前準備。廣場上人來人往,不論是下山的人,還是即將上山的人臉上都充滿了興奮的表情,將出發的隊伍則多了一份期待的心情。
前段登山步道寬大,足夠讓汽車通行,所有的隊伍依序前進。六合目之前步道旁還可見喬木、灌木等綠色植物,過了六合目則明顯減少且低矮。由於富士山是由火山灰形成,植被稀少,行進於步道中,起風時易揚起火山灰泥沙,為了避免吸入灰塵,口罩是必備的裝備之一。
全程步道分為十站,以合目稱之,一般登山活動都以五合目為起登點。步道沿途有公設的救護所、安全指導中心、民營的山屋、公廁等設施。六合目是河口湖、吉田口的叉路口,這裡有安全指導中心,付費公廁是200圓提供兩種型式。過了六合目不久,抬頭可見之字形蜿蜒而上的步道,陡升的步道出現,隊伍行進速度明顯緩慢許多。日本人的隊伍是不隨便超越別人隊伍的,除非前方的隊伍是靠邊休息,才會從旁超越。
七合目、八合目是山屋聚集最多的區域,雖然我們稱之為山屋,其實規模都不小。山屋的設備,以台灣的山屋來比較,台灣的山屋是望塵莫及。這裡的山屋提供住宿、早晚餐。雖然也是通舖,不過卻是乾淨的,而且都有電力照明。廁所供住宿的遊客免費使用,路過的遊客則要自行投錢才能使用,一般是日圓200。
能建山屋的地方,基地通常是較堅硬的岩石。行經這裡的步道,也就是較陡峭的岩石步道,步道也狹窄許多,登山隊伍歷經幾小時的前進,大家體力也耗去不少,前進速度自然緩慢許多,隨時可聽到前後隊友的喘氣聲,經常是走兩三步就會停頓下來。
今晚我們將住宿在八合目的蓬來館,進住山屋的規矩是,進門後先脫鞋放入專用鞋袋才能上塌塌米,要到戶外走走就穿公用的拖鞋。床型是上下兩層通舖,備有睡袋,枕頭外包有薄塑膠袋不可取下。大廳兼做餐廳,用餐時在塌塌米上擺上矮餐桌,簡易飯菜,遊客就可分批用餐。由於山上水源不足,不提供飲用水,有額外需求的人,就要額外付費。一般而言,在五合目出發前只要備足2公升的飲用水,就已足夠登山所需。登山手杖是登山的必備工具,從五合目開始,每間商店門口顯目處必定有販售木製金剛杖,規格分長、中、短,價格在1000日圓上下。金剛杖可做為登山紀念用,在任何地方買了金剛杖,每到任一合目的山屋就有專人幫忙在木杖上鉻下該地的名稱,價格是200日圓(山頂是300日圓)。
現代人無時無刻不在追求智慧,隨身必帶著有智慧的工具,只要在能收得到智慧的地方,就埋頭尋找智慧。領隊十分貼心,把自己的手機當熱點,讓團員們能時時分享智慧給親友,也能接受來自各方的智慧。
白天登山途中都是陰時多雲的天氣,到近八合目時天空中的雲漸漸消去,山腳下的山中湖已清晰可見,登高俯瞰總是讓人興奮不已。到蓬萊館一輪明月也已掛在半空中,明天應是晴朗的好天氣。登富士山除了首要目標登上山頂,另一重頭戲是在山頂觀賞御來光(日出)。明天的日出是05:00,凌晨一點就要起床,晚餐後大家即刻就寢。
8/19 D3 凌晨1:30出發,登山的人總是那麼勤勞,披星帶月,可媲美雲南納西族的女人。抬頭仰望天空,滿天星斗仙后已在北方中天,夏季大三角即將西沈。每一個人都要上山看日出,登頂的步道並不寬敞,大家依序前進,行進速度只能以龜速形容。駐足等待時就看星星打發時間,天蠍星座逐漸西沈,東方獵戶星座愈來愈清晰可見。正如杜甫所述,人生不相見,動如參與商。
04:10踏上火山口,山頂已擠滿了人,往山下步道望去,燈龍盤踞整座山壁。續往前走,尋找一處視野比較遼闊可看日出的地方。能讓人驚呼連連的日出,天氣不能太好,要有適量的雲,還要有風能把雲攪動翻滾。今天的天氣顯然是太好了,雲只薄薄的一層,且都靜止不動,可預期的是日出會顯得過於單調。五點一到太陽緩緩穿出雲層,山上的商店同步播送日本的國歌,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日本人沒有一起高歌。好奇心驅使下,問了一下Yahoo大哥,原來這裡還存在著不少的爭論,似乎有點像我們的國家一樣。
登上富士山火山口的位置還不是最高點,五點半全隊集合繞火山口一圈巡禮。三角點設在氣象觀測站旁,拍照的人已排得好長的隊伍,估計約需半小時才能輪到,決定退出隊伍,走到三角點下方步道拍一張,也算到此一遊。這一圈約走了2.8KM,七點回到出發點。
下山與上山的步道不同,是富士山比較特別的地方,需特別留意。領隊一再強調,就是不希望有人走錯路,而讓全隊山友浪費寶貴的時間。本八合目和下江戶屋是兩個關鍵點,在這之前嚴格清點人數,不得走散。過了這裡就自行發揮,記得吉力馬札羅山下坡時一路直線小跑步,很快就走到山屋。富士山則是之字形大路,沿路都是沙石,每個人走過都會揚起泥沙,速度快時若沒有注意平衡,隨時可能滑倒。下山的速度雖然快速,對膝蓋、肌肉的傷害卻是不小,不可不慎。
09:22我走到了六合目,剩下來的路程就平緩許多,在這裡做長時間休息,補充水份和食物。10:05回到五合目,想找個適當的地方抖去身上的泥沙,洗洗臉,換上乾淨的衣服。發現除了警察局旁的公廁外,沒有更適合的地方,然而這個公廁並不是很適合更衣的地方,不知道為什麼沒有提供更完善的公共場所。
原訂11:00全隊皆可回到五合目,因部分成員下坡途中,方法不當,延遲至12:50才出發前往河口湖用午餐。河口湖是富士五湖之一,在這裡可以看到富士山在湖水中的倒影,不過還是得在特別的時間、角落才能目覩此美景。
大町是著名的溫泉鄉,經過一天的疲累,泡泡溫泉可有效解除全身的疲勞。晚上夜宿此寧靜鄉間溫泉鄉,是不錯的選擇。
8/20 D4 今天是值得期待的日子,立山縱走沿途風景優美,生態豐富。一般觀光旅遊只能在室堂車站附近短暫停留,縱走則是深入山區,做一次深度旅遊。從旅館出發時天氣還不錯,到達扇澤車站開始下起小雨。天空灰濛濛一片,心想雨下一下很快就會放晴吧?
從扇澤到室堂需多次換乘多種不同的交通工具,首先扇澤到黑部水壩道路全部是隧道,使用無軌電車,一次同時多輛車從同一車站出發,隧道內設有錯車道供雙向電車會車使用。
黑部水壩今年建壩五十周年,是日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要建設之一,工程浩大艱鉅,對日本民生,經濟影響層面頗大。出黑部湖車站,就已來到水壩頂,山腰設有展望台,供遊客眺望黑部水庫及水庫洩洪景觀。走過水庫壩頂到另一頭,是另一個黑部湖車站,從這裡是搭有軌纜車直上黑部平,坡度非常陡峭 ,不知道有沒有記錯,坡度是19%(約10.76度)。
黑部平正前方可遠眺黑部水庫美麗湖光山色,後方是大觀峰,搭空中纜車前,可先預覽下一個車程。
大觀峰是立山的一部分,位處山腰。在車站觀景台看山,可看得更遠,日本阿爾卑斯山脈及黑部水庫美景盡收眼底。續往大觀峰車站搭無軌電車,隧道穿越立山到室堂站。室堂站到美女平行駛一般巴士,著名的雪壁就位於室堂不遠處,不過只有在四五月時才能看到這個景觀,夏天雪壁就會完全融化,這個季節就只能多發揮一點想像力。
多年前就常聽親朋好友們聊到去立山黑部旅遊,可見這個地區的知名度及受歡迎的程度。今天我們是為登劍岳而來,就可一次飽覽立山黑部大部分景點。出車站後大家立即整理登山裝備,大家最不希望此時見到的雨,依然持續下著,雲層佈滿整個天空,能見度約五十公尺左右,想觀景已屬不易。穿雨衣登山是十分辛苦的事,它是一項極為嚴峻的考驗。室堂平生態豐富,植物種類繁多,平地的夏季在山上才是春天,地上長滿了翠綠的植物,適宜的氣溫加上充沛的雨水,此時百花爭艷,美景如畫。回想在台灣登山的歷程中,何處有此美景呢?有的,我想南湖圈谷的夏季是最讓人想念的大花園。有位學者把南湖圈谷以臨界天堂稱之,您去過嗎?有機會您至少要去一次。
穿越雪溪對生長在台灣的人來說是一項新鮮體驗,早上工人帶著電鋸把步道修成階梯狀,走來十分安全,不然就要穿冰爪安全才有保障。雲霧愈來愈濃,偶爾飄著霧雨。在一座神社旁休息後,雨勢大了起來。一群歐美的年輕人,沒有穿戴雨具,衣服都淋濕了,在上陡坡時超越了我們。難道他們都不會冷嗎?或許他們都來自寒冷的國家。快到山頂時他們回頭了,原以為他們是怕冷了才回頭,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因為集合時間快到了,得趕緊下山。這就是年輕人的本色!
過了一/越山莊往雄山的步道是一路陡上,上山步道上的雨水已聚成水流往下流,雨勢愈來愈大,好像也沒有要停歇的樣子。好不容易上到了雄山的三角點,山上有一座古寺雄山神社,登頂的日本人習慣上都會在這裡禮拜。我們借用古寺的走廊避風、躲雨、休息、補充飲食。默禱雨別再下了,讓遠從台灣來的我們能輕鬆一些遊山玩水。或許是語言不通,這個禱告沒有得到應許,或許是我的誠心不夠。總之,風還是用力的吹著,雨還是霹靂啪啦的下著。
這樣持續一整天下雨的登山經驗,只要完登百岳的人多少總是曾經碰到過,尤其是縱走的行程。鞋子濕了,衣服也漸漸濕了。雨中行進中不方便吃東西補充體力、熱量;只求儘快到達山莊,換下濕透的衣物,再喝口熱飲、食物,溫暖身心。路過劍御前小屋,進入餐廳休息、進食,身心稍稍得到舒緩。休息片刻,不能耽擱太久,起程繼續趕路,往劍山莊前進。
進入劍澤營地前,雨終於停了,大家迫不及待脫下雨衣,悶了一天終能在抵達劍山莊前脫下。雲霧漸漸散去,視野雖然仍不是十分理想,這可是今天看得最遠的時候。已近黃昏時候,雲開的時間不長,卻也能稍解盼了一天渴望看到翠綠的山坡景觀。劍澤管理所前大片平坦的營地,提供帳篷使用,山上山屋不少,設備也不錯,不過費用不低,想省錢住帳篷是唯一的選擇。
劍山莊是前進劍岳的基地,天氣好的話明天一早就可看到劍岳的盧山真面目。過了劍澤小屋,還要涉過小溪,越過兩段雪溪才會到劍山莊。每一個人全身都濕透了,進入山莊先把衣服,鞋襪等裝備放到乾燥室除濕,這可是台灣的山屋所沒有的設備,裡面的設備其實就是幾台除濕機。山莊內看起來像是才剛重新裝潢過,每一樣器具看起來都像新的一樣。雖然位處深山,卻有像台灣青年活動中心通舖的設備,想洗澡也可以,太不可思議了。隔天早上,看到工作人員清理廁所時,是跪在地上拿著抹布,擦遍廁所的每一個角落,這可是台灣五星級旅館才有的規範吧。
我們到達山莊時已過開放洗澡時間,山莊主人看我們淋了一整天的雨,特別開放浴室供我們使用。經過整裝休息,晚餐時領隊向莊主詢問了最近的天氣狀況,這裡已連續下了三天的雨,明天應該也還是會下雨,領隊決定為了安全明天就不登劍岳了,雖然難免失望,卻也是沒辦法的事,畢竟平安才是最重要的。千萬不可任性的想向大自然挑戰,唯有謙謙君子才能利涉大川。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,其道光明。喜愛登山的山友,切記,切記,共勉之!
8/21 D5 今天本是最精彩的日子,只是雨仍持續下著,沒有要停歇的意思。登劍岳的美夢,只能期待下次有機會的話再說了。沒有登劍岳,出發時間就延後,今天就變得極為悠閒。離開劍山莊前,在四周拍幾張照片,還是沒能拍到劍岳的一點點山影。劍岳在何方?雲深不知處。 「雨過山洗容,雲來山入夢」,劍岳呀!你這一夢也未免太久了,莫非一直都是香甜的美夢,讓你捨不得醒來?
從劍山莊到劍御前小屋的路線和昨天相同,我們預計到劍御前小屋吃午餐便當。劍御前小屋的咖啡一杯200日圓,其實是一杯三合一咖啡包加入熱水中而已。在濕冷的天氣中喝這杯熱飲,已遠遠超出它原有的價格。
過了劍御前小屋是一路下坡,來到雷鳥平之前,遠眺對面山陵線上出現幾座山屋。下方平台搭了幾幢色澤鮮艷的帳篷,大家自然而然的都知道雷鳥平到了。雷鳥平營地前有一條小溪流過,前方山嶺青翠,山坡開滿各色小花,山谷中掛著幾條尚未融化的雪溪。山頂白雲迷戀著美麗山河,久久不捨散去。
雷鳥莊不只是登山的人會在此住宿,前來室堂平,雷鳥平賞景的遊客,也會選擇在此過夜。大家都知道日本以溫泉聞名,雷鳥平附近有地獄谷,所以住雷鳥莊也就可泡泡純正的溫泉。開放時間長,我們的時間充裕,想泡幾次都可以 ,只是我並不特別喜歡泡溫泉。登山行程到此告一段落,明天就剩雷鳥平到室堂的徒步行程,其它是坐遊覽車的一般觀光行程。
8/22 D6 雷鳥平以雷鳥為名,這裡看到雷鳥的機會應是很大,尤其是在多霧的早晨。果然上到較平緩的地方,眼尖的山友看到左側草叢中,出現一隻雌雷鳥。牠每啄一朵小花,就抬起頭看看前方,似乎是在警戒著。或許看看我們這群善良的 台灣人,牠並不害怕,愈走愈靠近我們,最近時約有二公尺遠。到室堂的這塊台地,地上開滿了各色花草,雲霧還是很濃,能見度只有數十公尺,無法一窺整個谷地壯觀的美景。
沿著步道走著,不久就回到前天出發點室堂站。有一個小時的空檔,車站旁有立山自然保護中心,在這裡可以進一步認識周邊的高山植物。雷鳥是這裡最受歡迎,大家最想了解的動物,看完約十五分鐘的影片,就可概略了解雷鳥的生活習性。
坐上巴士離開室堂,沿途有幾個景點,都沒有下車,直達美女平。往展望台走去,拍幾張遠景照片,進入候車室等班車。美女平到立山站,搭有軌纜車從上山直下立山站最為快速。遊覽車已在停車場等候,上車直奔越中八尾午餐。午餐不是什麼大餐廳,Tina用心蒐尋,找了一家鄉間的手工蕎麥麵特色餐聽,這個地方若不是特地安排,團體不可能到這裡用餐,可見安排之用心。
下午的行程是高山市逛老街,古街被列為要要傳統建築保護區,走在古街上好似回到江戶時代。出國前我並未對登山之外的行程做功課,不知道古街內那一座是重要的代表性建築,所以就從街頭走到街尾,四處 隨意逛逛。
住合掌村民宿是我認為此行絕佳的安排,合掌村約一百多棟建築是以蘆葦草覆蓋的屋頂,呈現A字型的木造屋。當今只要被列入世界XX遺產的地方,必廣受遊客青睞。我們抵達時已是傍晚時分,偌大的停車場只剩幾輛車。來自各地的遊客已散去,村內街道少有行人,偶爾才有一輛汽車緩慢通過。大夥拖著行李,走過寧靜的鄉間小路。
晚餐後李先生要到展望台拍夜景,我跟隨著前往。由於村內燈火稀疏也不明亮,夜景略顯單調了些。居高遠眺可見整個合掌村,當下決定明天起個早,到這裡拍村莊的全景。
8/23 D7 一早背著相機,直上山丘上的展望台,大約有一小時的時間,拍完全景後再回到村莊逛一圈應是足夠的。八月合掌村的稻子已經結穗,茅草屋前一片綠油油的稻田,這個景觀已數十年不見。走在田埂上,像是又回到兒時老家農村的景緻。國小二年級前也曾住過茅草屋,每當要更新屋頂時,媽媽會和村內的婦女到台糖的蔗田採已乾枯的蔗葉,用扁擔一擔一擔挑回家,部分的蔗葉要拿來生火用。數量足夠後,男丁負責更換。印象中當時採蔗葉時,婦女們還要躲保警,不知道是不是有些人會破壞甘蔗的生長,所以會被禁止。
中午遊覽車停在名古屋電視塔旁的停車場,走一小段路就可到百貨公司,方便極了。團員們平日常登山,採購登山用品成為逛街首選。戴桑帶領大家直奔mont bell的outlet店。這可是我第一次在國外購買衣物,用完全部的日幣,還刷卡,買了一支登山手杖、長褲、長袖羊毛衣、風衣。
成田機場進,名古屋機場出,日本登山之旅平安結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