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北京自助之旅D1~D4

D1:高雄>>北京王府井大街

   2017/9/11  D1  2009年就已起心動念,想到北京這個古都看看,在書店買了搭地鐵玩北京和上海各一本書。後因缺乏強烈動力及一起出行的夥伴而未能成行。今年三月開始決定到北京旅遊,並獲得老婆大人同意一起同行。終於可以正式規劃行程,並付諸實行。

    自從兩岸開放直航後,本以為從高雄直飛北京的班機,一週應該會有好幾班,沒想到正式搜尋班機時,才發現一星期就只有華航一班。由此可見這偉大的城市,高雄,有多麼的落後。

  一切準備就緒,搭上班機直飛北京。事前準備工作完備,抵北京首都機場順利搭上計程車。出機場一切都是那麼順利,沒多久,車速慢下來了。此時腦海突然想到,塞車(堵車)在北京是世人皆知的事,為什麼我不搭機場快線的捷運,而搭計程車呢?原因是擬計劃時,心裡只想著,抵達機場時,搭計程車,可直抵旅館。若搭機場快線,首先要在市區的東直門站間轉10號線地鐵,到雍和宮再轉5號線到燈市口站。出站再拉著行李步行750公尺,才能到達旅館。為了不讓老婆一開始就那麼累,心裡就沒想到塞車的問題,就這樣,在高速公路足足多花了近一個小時,車資也多了約RMB$50元。 搭車時我有開啟手機記錄航跡,回家後核對,我在想司機為什麼沒有走沿機鐵快線的公路?從首頁地圖看來,這條路似乎是近一些。而走航跡的路線,又遇到塞車,浪費時間,也多了近一半的車資。

  晚上近九點到住宿旅館,放好行李立即往王府井大街走,當時只知到那裡一定可以找到吃晚餐的地方。王府井小吃街,就像是我們所認知的夜市,只是食物特色全然不同。除了好奇看看賣些什麼,並沒有特別讓我想買來吃的,因為夜市的衛生 ,一直以來我都沒有信心。轉進另一條胡同,有麵攤座位多,就坐下來先嚐嚐北京的炸醬麵。吃完麵並沒有讓我留下什麼特別印象,填飽肚子,明天還要早起,沿著來時路走回旅館休息。

D2:慕田峪長城

  9/12   D2  長城,這個從太空中可以看見的人類巨大工程,多數人都曾想在有生之年至少能親臨一次。參考網路上的訊息,我選擇了慕田峪長城。同樣的,基於不想人擠人及多次轉車的麻煩,決定花大錢包車遊長城。

  我們包的車並不是計程車,而是專門做商務車出租的個人車行。這是經熟人轉介,不然我是不敢這麼做的。彭師傅準時七點抵達旅館門口,透過WeChat聯絡,順利找到了租用的車輛。早上七點,街上還未塞車,車速正常,約8點半就到達慕田峪長城售票口。我們 和開車師傅約好,我要在長城待5個小時,下午一點半左右在售票口見面。

  上下長城的纜車票價,是非常不合理的,擺明了就是要遊客,上下長城都要搭同一種工具,不然你就要花大把鈔票來換。上、下長城,我是比較喜歡步行的,可是和老婆同行,就不方便這麼做,只好花了近2倍的價錢,上長城搭纜車,下長城搭滑道。 上去長城的纜車下車處是在14號敵樓附近,我的目標是23號敵樓,再往回走到大角樓。

  慕田峪果然如網民所說,遊客不多,不會有人擠人的情況,而且大多數是歐美等外國遊客居多。14至19敵樓坡度雖然也有上上下下的坡度,但並不覺得陡。不過,19至20敵樓就顯得特別陡峭,老婆決定在這裡回頭。我們約定在6號敵樓會合。20號敵樓是正式開放的終點,不過跨過矮牆續往前行的遊客仍不在少數。居於好奇心使然,透過矮牆向遠處望去,其實並沒有什麼危險。為了看一看完全沒有整修過的長城,跨過矮牆,踩上前人放置的墊腳石,往23號敵樓走。20-23號之後敵樓,其實是有整修過,只是不知是何原因,有些損壞,一般走來也不具危險性。在23號敵樓(海拔885公尺)附近的樹上,掛滿了許多祈福,愛情 、升學等文句的紅布條,由此可見,走到這裡的遊客是非常多的。

  滿足了好奇心,10:30往回走。為了儘量不讓老婆等太久,往6號敵樓的速度就加快了許多。11:40走到了6號敵樓,海拔510公尺,找到了老婆。續往大角樓也是我要完成的目標,同樣的自己獨行,儘量快速的去回。今天走的路程,全程去回重複走了一次,大約共5.5公里,耗時約三小時。各段長城的特色、歷史,網路上非常 容易取得相關資訊,無需我重複敍述。到此一遊,純粹只因讀過歷史,看過、聽過一些相關報導,心想親臨其境。數百年前的情境,早已不復存在,就只憑個人 想像本事如何。

  準時在大門口和開車師傅見面,隨即開車回旅館。下午路上的車流明顯多了許多,還好也沒有遇上昨天傍晚的塞車車況。 回旅館還可有許多時間睡個覺休息。晚餐到全聚德是事先規劃好的,來這裡不是真的要嚐嚐烤鴨,純粹只因它的盛名,來此湊個熱鬧。 在閱讀過的資料中,都有提到二個人只要點半隻就可以了,沒想到點菜時,服務人員居然說,半隻只有幾片而已,是不夠的。不過,我們還是堅持只點半隻,上菜後發現還好我們堅持原先的想法。

D3:天壇、什刹海、胡同、銀錠橋、東來順

  9/13  D3  今天的行程是一南一北,早上先往南看天壇,下午再往北看什刹海周邊景點。

  天壇的地標景點相片圓丘、祈年殿,出現在眼前已不知道有多少次。明清兩朝皇帝祭天、祈穀等神聖的場所,見證古城的歷史興衰榮辱。不只祭天,還有祭地、祭祖、祭孔、祭神等,祭祀已是中華文化傳統的重要內涵,透過此項活動,表達對風調雨順的祈盼、緬懷先賢、祖先。

  由於範圍廣大,建築宏偉,慢慢走下來就已用去了一個上午的時間。東城區和西城交界地帶,有什刹海風景區。下午本來計劃沿著什刹海東北側, 先到鐘鼓樓再往南走。可是當時不知是餓昏了,還是怎麼了,搭地鐵臨時決定在鼓樓大街下車出站。正確方向應是往南走舊鼓樓大街才對,偏偏在看到舊鼓樓”外”大街,就往北 ,往這個錯誤的方向走去而不自知。途經一傳統市場,附近有一間還不錯的小吃店,已過用餐時間,就先坐下來吃午餐。還好餐後再次確認地圖方位,發現走錯方向了。昨天在長城走了不少路,早上在天壇又站了一上午,雖然午餐吃飽了,看看老婆走路的樣子,必需再放慢速度,因為從這裡走到鐘樓、鼓樓,再轉南鑼鼓巷,還有好長好長的路要走。

  每個景點都要收門票,原是無可厚非的措施。但是我發現,每個景點和去年的旅遊資訊相比,漲價的幅度實在讓人吃不消。不禁要說,就只會靠著古人的智慧來賺無本的生意。所以鐘、鼓樓就只在圍牆外仰望著宏偉建築,想像著元明清三代報時的鐘鼓聲。

  胡同是北京最經點的傳統特色住宅區,南鑼鼓巷則是經刻意保留得相對完整的地方。在明清時期,這裡曾住著許多將軍、王爺、藝文界巨匠、大師、富人等,有些傳統建築也保留了下來。雖然現在大陸各地已有許許多多的古鎮,經仿建,整建,用心想重現當地古時的街頭景象。然則,為了吸引觀光客,不論大街、小巷,也都淪為像夜市般的商店街,整條街盡是賣吃的、紀念品。沿 著南鑼鼓巷南行,買了必吃的文宇奶酪,找一條通往銀錠橋的近路,"雨儿胡同"。經一宅,門前掛著齊白石舊居紀念館,買票進去稍稍體會一下,齊白石先生平淡的生活與藝術。

  銀錠橋附近的后海,遊客甚多,三輪車橫衝直撞,空車不多,看來生意不錯。今天最後一個景點是恭王府,沿后海岸邊,繞過恭王府的後門往前門走。這段路還真的不近,可見恭王府內面積有多麼的廣大 啊!參觀恭王府,其實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是和珅吧?王府內有蝠池、蝠廳,彩繪也大量出現蝙蝠,可見和珅求福的熱切。花園的西洋門仿圓明園,也成遊人必拍的景點。王府園地大,建築規模極盡奢華,遊人必想親臨其境,一觀究竟。偌大的王府,遊人如織,卻又讓王府顯得十分狹窄擁擠。

  昨晚在全聚德,今晚也特地安排到王府井街上的東來順,嚐嚐涮羊肉。連續兩晚,是比較高的消費額,就只是為了到此一吃。

D4:故宮、景山、大柵欄

  9/14  D4  遊故宮也是十分耗費體力的地方,因此在遊長城和故宮之間,我刻意的隔開一天,避免連續兩天,都是辛苦的行程。經兩天來實際走下來,發現不管那一天,都要走好長的路。即便是搭車,也沒得休息。公交、地鐵上的乘客從來沒有冷清過,在街上走累了,上車還是得站著。要休息,就只有找個地方好好坐下來,雙腿才能得到真正休息。

  八點我們到了天安門,進入後發現八點半才售票,此時售票口已經排了好多人。大陸現在正大力推廣使用網路、支付寶買票,開始售票後,排隊人龍一下子就消失了。今天不是假日,參觀人潮還是十分擁擠。歷經數百年的興衰,這規模宏大,保存完整的帝王宮殿,至今仍吸引來自世界各地人士參觀。 好像全世界的人們,心中都有一個目標,一生必遊北京一次。

  來到故宮,總想一賭皇家權力運作中心的樞紐。精美華麗、精雕細琢的建築,以及皇家生活娛樂中心的庭園布局。從天安門進入後,依序入端門,午門、太和門,來到外朝區域。

  太和殿是最為富麗堂皇的宮殿,規模也最大,然而基於保護古蹟的理由,把參觀者隔得好遠好遠,只見大家奮力的在人群中向前擠。人手一手機,現場相機的卡擦聲不絕於耳。好不容易擠到了柵欄旁,往宮殿內望去,昏暗的光線下,殿內仍擺放著金畢輝煌的皇帝九龍寶座。座上方乾隆御筆的「建極 綏猶」匾,及左右柱子上的對聯最為醒目。想多停留一會兒,多看它幾眼,無奈來自後方人潮的壓力,讓人不得不想立即抽身離開。在殿外想像著,鐘鼓齊鳴,數千人高喊著,吾皇萬歲,萬萬歲。

  其實宮殿建築是有許多可看之處,舉凡宮殿格局、結構型式、宮殿外附屬物品、華表、藻井、香爐、銅獅、禽獸銅像、日晷、計時器、量斗、屋頂檐角、漢白玉台基、角樓、九龍壁等等。在這寬753公尺,長961公尺,總面積72萬平方公尺的宮殿,想在短時間內看個仔細是不可能的。

  我們設定了幾個重要景點,一一走過,出神武門,過街登上景山。從小山丘上俯瞰北京城,窺見紫禁城全景,不過還是要門票2元。

  遊故宮,比我預定的時間短了許多。晚餐就到大柵欄 ,走了三天,其實是滿累的,尤其女王,平常並沒有這樣的訓練。重點式的逛逛,吃完晚餐,就回旅館休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