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06(10/15)(二):芝加哥Chicago(06:00 歐海爾(O’Hare、ORD)機場 第二航廈 AC500)→多倫多Toronto(YYZ)(Pearson Airport)(08:37 第一航廈)→尼加拉瀑布。住宿:5533 Emery Street, Niagara Falls, Ontario L2G 1L4, Canada。
內容段落
Toggle尼加拉瀑布(影片)
抵達多倫多的機場,第一件事是租車,循著租車的標示方向前進,找到AVIS租車中心。櫃枱人員向我要台灣的駕駛執照。在國外租車已經有好多次了,每次都有帶國內的駕照,從來就沒有向我要過,這一次我沒帶到,卻偏偏向我要,難道說我的臉上有寫著,我沒帶駕照嗎?沒辦法,只好由另二位夥伴重新辦理租車手續,不知道承辦人是新手,或是電腦系統真的出現卡卡的現象,租車手續花了不少時間才辦妥。真是經歷了,一波好幾折。
沒有國內駕照,我不能開車,只好讓學長辛苦一些,先來首駕,安全的從機場載我們到尼加拉瀑布。由於學長的超高認路能力,又曾經有在美國的開車經驗,加上穩健的開車經驗,我們順利抵達尼加拉瀑布停車場。
尼加拉瀑布是台灣習慣的翻譯用語,但是許多人說到這個瀑布時,總常是脫口說出,尼加拉”瓜”瀑布。想來探訪這個瀑布,是從2007年買MOOK旅遊雜誌開始,經過了這麼多年,今天才得以實現。從停車場走到瀑布邊,這裡的河水還是平緩的流著。再往前來到斷崖,大量伊利湖(Lale Erie)的水傾瀉而下,流入安大略湖(Lake Ontario),成了當今世界七大奇景之一。尼加拉瀑布橫跨美國、加拿大兩國邊境,分為馬蹄形瀑布(Horseshoe Falls)和美國瀑布(American Falls)。馬蹄形瀑布隸屬於加拿大,美國瀑布則隸屬於美國。
探訪尼加拉瀑布的方式有好幾種,我們只選擇沿著岸邊從馬蹄形瀑布,一路往美國瀑布方向探索。走著走著大家都覺得有點餓了,走進岩桌( Table Rock )餐廳,這裡是遊客中心,兼有餐廳和商店等。搭船迎向瀑布源頭,始終是遊尼加拉瀑布最經典最有Fu的方式。團員們大家都興趣缺缺,唯獨只有我,如果沒有去搭船,一定覺得遺憾。最終也就只有我一人獨自前往搭船。以前,我只知道有霧中少女號( Maid of the Mist ),現在則是在加拿大這邊搭的稱為,號角者遊船(Hornblower Cruises)。當船迎向瀑布時,瀑布的水有如萬馬奔騰向船撲來,在水花中可以感受到瀑布的氣勢與威力。
今晚住的是民宿,離瀑布區不遠。晚餐是跑馬拉松的慶功宴,已經完成在觀瀑塔20:00的訂位。近傍晚時先前往民宿辦理入住手續,並且先完成梳洗和休息。按時前往觀瀑塔餐廳,居高臨下在旋轉餐廳享用美食,又可全景欣賞夜晚瀑布區的燈光秀美景,值回票價。
D07(10/16)(三):尼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→多倫多Toronto。住宿:52 Amberdale Drive, Toronto, Ontario M1P 4C2, Canada。
美國瀑布
昨天只逛了瀑布區,附近熱鬧的一條街,有浮誇的建築,整條街就是一個遊樂園。早上到退房的時間,還有充裕的時間可以去看看。直接從民宿走路前往克里夫頓山丘道(Clifton Hill),商店都還沒有開始營業,隨意逛逛。又走到了瀑布區岸邊,看著不遠處的彩虹橋,大家都想上橋去走走,看看能不能再次入境到美國端看瀑布。在加拿大海關前,看了一下告示,又觀察了通過海關的遊客,發現從彩虹橋通過並不難。在加拿大這邊首先要在繳費機上繳過橋費(好像是2元),再通海關檢查護照和簡單問些問題就完成了出境加拿大。進到美國海關這邊,也是很簡單,問問題、檢查證件也順利通關。就這樣我們來到了美國瀑布。這個行程原來只是放在心裡的想法,沒想到是直接完成了。
尼加拉濱湖小鎮
尼加拉濱湖小鎮( Niagara on the Lake )據說是會讓人永難忘懷,宛如人間仙境的美麗小鎮,既然如此,只要稍稍多開一些路程,當然一定要去看看。別看它是小鎮,這裡曾經是加拿大第一個首府,它是一座歷史古鎮。市區內的主要街道皇后街是不容易停車的,在網路上搜得了一個十分好停車,又免費的路邊停車點。穿過寧靜的住宅區街道,很快就走到了安大略湖邊,也找到了拍電影留下來的涼亭。拍照打卡後,走回皇后街找餐廳,看到一家賣精美糕點的店,大家買了煙囪餅等,外帶回到湖邊公園野餐,這樣比在餐廳內用餐還要高檔。
晚上仍然是住民宿,地點在多倫多市區東北邊的士嘉堡( Scaborough ),距離有點遠,抵達時已經天黑。民宿主人住在樓上,出租的房間都在地下室,還好這是新整理的房間,在地面上也還有一排窗戶,沒有住在地下室的感覺。傍晚時我們在沃爾瑪賣場買了牛排等料理,學長說今晚他要煎牛排犒賞大家。另外又找了一家賣酒的店買了紅酒和冰酒,今天的晚餐值得期待。冰酒、紅酒的封瓶都是軟木塞,沒有開瓶器也借不到。怎麼辦?在Youtube上找到了一個可行的方法,找來螺絲和叉子,小心、耐心、慢慢的,聽到清脆的ㄅㄛ一聲,終於可以喝到冰酒了。啊!好甜美的酒。
D08(10/17)(四):多倫多Toronto→蒙特婁Montreal。住宿: 7655 Decarie Boulevard, H4P 2H2 蒙特婁。免費停車。
貝爾維爾(Belleville)
前往蒙特婁的路程遙遠,在多倫多附近的#401公路,以前是聞名的楓紅大道,但是現在這條公路已經開闢成寛敝的高速公路,想像中的美景可能已經不存在了。我們想試試另外一種方式,在導航上設定不走高速公路,避開收費路段,讓導航帶我們走次級的公路,希望能因此走在,公路兩旁都有滿山遍野的紅葉美景出現。離開市區後進入鄉村,果然出現了不少如我們所願的紅葉大道,為了看美景,里程增加了不少。本來預設的中途點是京士頓,行程有點慢了,重新改設中途點為貝爾維爾(Belleville)。在貝爾維爾休息、午餐(咖啡輕食店)。下午就改走高速公路,不然,可能在深夜才會到蒙特婁。
蒙特婁
天色漸漸暗了下來,一輪皎潔的滿月,在車子正前方緩緩昇起。夥伴們一時興起,放了月亮代表我的心,哼唱了起來。愈接近市區,高速公路的車速就愈慢。市區塞車似乎是全世界大城市的常態,可是今天的蒙特婁卻塞得非常不正常。今天又是天黑了才抵達旅館。
D09(10/18)(五):蒙特婁Montreal → 魁北克Quebec。住宿:Hotel Champlain。
蒙特婁皇家山公園
晚上才抵達蒙特婁,還沒有時間認識這個城市。早上一定要先看看這座城市,首先設定到皇家山公園。開車旅遊很方便,找停車位卻是讓人頭痛的事。不過,一般來說停車最麻煩的都只會發生在市區內。據說蒙特婁(Montr’eal)地名的由來,是來自皇家山(mont-royal)的法語發音。皇家山的設計建築師,和紐約中央公園的設計人是同一人。公園內可慢跑、健行、滑雪等活動,是一個以休閒生活為目的的公園。
以前曾在國家地理頻道,看過短片介紹蒙特婁的貝果特別有名氣,離開皇家山,貝果名店就在附近,順路一定要去朝聖一下。Fairmount Bagel 是我們的首選,果然名店是要排隊的。
蒙特婁是僅次巴黎的第二大法語城市,是一個大城。市區可去的觀光景點其實很多,可是我們在這裡停留的時間最多只有一個上午,只能走馬看花。逛市區就找有停車場的伊頓中心,這是一間大眾化的商場大樓,還有幾棟大樓商場,沒有時間去逛。吃完午餐,再加上一份學長認為,非常非常好吃的冰淇淋。啟程往魁北克前進。
魁北克
連續三天來到旅館時,都已經天黑了,今天算是稍為早一些到,天色才剛開始暗下來。我們就住在古城區內,晚上有一點時間一定要去市區逛逛。離旅館不遠處就是聖母聖殿教堂,是北美最老的教堂,具有巴洛克華麗的風格。再稍往前一點路,芳堤娜城堡飯店就在前面。它是魁北克的地標,也是奢華的代表。第一次來這裡,地理位不熟悉,沒有對照地圖,隨意走過幾條街就回旅館,明天早上再來認識這個古城。
D10(10/19)(六):魁北克Quebec→渥太華Ottawa。開車(445K)。住宿:180 Maclaren Street, K2P 0L3 渥太華。
魁北克古城 Kent Gate
早上推著行李前往停車場,打算把行李放入車內後再前往古城區遊覽。沒想到在離停車場不到100公尺的人行步道上,我推行李時輪子卡到路上的溝縫,行李傾倒,我也就向前踉蹌了幾步,最終失去了平衡,雙手沒能護住身體,臉部直接撞上了地面。當下所有人都嚇壞了,拿到衛生紙往臉上一擦,全都是血。老婆幫忙檢視傷口,一道傷口有點深,需要手術縫合。自己試著放鬆心情,感覺一下身體各部位,是否有什麼異樣。不幸中之大幸,除了險部已可見的傷口外,其他地方都沒有受傷。傷口的血已被壓住不再流,也不疼痛。路過兩位年輕男女靠路邊停車,和朋友們幫忙呼叫救護車,而且一直等到救護車來了才離開,感謝他們熱心協助。坐在人行道上等救護車到來,大家都覺得等了好久,我們都沒有實際計時,估計至少足足等了有二十分鐘之久。
醫院距離我受傷的地方並不遠,經急診室檢傷分類後被帶到一間候診室。我們殷切等待著被呼叫到姓名,可是,一小時過去了,沒有動靜。又過了一小時,還是沒有叫到我。老婆試著去找醫護人員詢問,得到的答案是,今天是假日,病患多、醫護人員少,只能等。就這樣等等等,足足等了三個多小時。第一位幫我處理傷口的人員,可能是專業護理人員或主治醫師助理,很認真、很細心的幫我清理傷口,也願意耐心的使用 Google 翻譯和我溝通。傷口清理後我們拍了一張照片,處理得非常乾淨。經主治醫師診斷後,又再由那位助理幫我縫合傷口。傷口縫合完成後,交由另一位護理人員,把比較小的傷口塗上凝膠,貼上紗布膠布等。離開手術室的我,臉部被處理的並不美觀,滿臉仍可見斑斑血跡。辦妥出院手續,查看帳單共NT$31,683,隔了幾天又收到救護車NT$9,337,合計NT$41,020元。
全團朋友來到醫院會合,從外表看來,我像傷得很嚴重的樣子,還好此時的我還是能說話,能走路,能思考,能吃東西,行程還是能繼續往前走。一路從醫院走到停車場,上車後依然坐上副駕座位,擔任導航的重任。重整心情,再出發,往渥太華前進。
出發時已經過了下午三點,到渥太華時必定又是天黑了,大家只能專心開車,順利平安抵達渥太華。
早上的意外插曲,讓精彩的魁北克古城行程,留下了許多未完成的景點。以後會再來嗎?留待以後去解答。
- 魁北克Quebec市區,加拿大歷史起源地,為世界遺產城市。
- 亞伯拉罕平原(Plains of Abraham)、達費林平台、芳堤娜克城堡Frontenac:魁北克市地標。
- 特雷瑟街:畫家街。小香普蘭區:魁北克市最著名觀光街道。皇家廣場。
- 古城牆:從聖路易門可上古城牆。省議會大廈、聖母大教堂:北美最大、巴洛克風格、彩繪玻璃窗、壁畫、牆壁裝飾。大壁畫:位於皇家廣場旁小巷內。
D11(10/20)(日):渥太華Ottawa→ Huntsville。開車(403K)。住宿:100 Howland Drive Huntsville。
國立美術館
經過昨天一天的折騰,除了我的臉部傷口,貼得有點難看之外,沒有什麼不適之處,就仍按行程計劃,依時間、體力、能力許可來完成。旅館有附早餐,早餐樣式雖然不能和三、四星級飯店比較、卻也能滿足我們所需。經營模式是我第一次所見,以前未曾見過的方式。
昨晚開車進入市區時,學姐在車上看見車外巨大的蜘蛛雕像。到旅館後我查了一下,發現它就在國會大廈旁的美術館廣場上。今天的第一站就先前往美術館;附近有幾個停車場,可是不知道那一個比較便宜又方便,向旅館人員詢問是不錯的方法。停好車在繳費機旁看了老半天,沒辦法完成繳費,問了路人才得知今天是假日不收費,太棒了。
這隻蜘蛛來頭不小,是法裔美籍藝術家露易絲 布爾喬亞(Louise Bourgeois)1999年的作品。高9.2M,8.9M x 10.2M 的青銅和不鏽鋼鑄製而成,名稱為 Mamam。
國會大廈
美術館位置在里多運河和渥太華河的匯流處,沿著里多運河邊的綠地散步,前往國會大廈。這裡是首都的地標,建築工程開始在西元1866年,是一棟歌德式建築。渥太華的市中心就在這附近,很適合以走路的方式來認識市區。
為了買雜誌上介紹的海狸尾巴,沿著國會大廈前的大馬路往東走,不久就來到了拜渥市場( Byward Market )。來到這裡才發現,觀光客一定會喜歡這個市場,要感受渥太華居民的生活風格,一定不能錯過這裡。
用過午餐,我們又要趕路了。60號公路有景觀公路之稱,途中有一座省立阿崗昆公園Algonquin Provincial Park,這是我們重要的行程之一。我們期望看到的是,在沿途公路兩側,可以看到絢爛的紅葉。然後在公園內挑選了名為 Look out 的步道,我們要以健行的方式,走進森林,沈浸在全是紅葉樹木包圍的森沝中。下午的景觀沒有讓我們失望,今晚的旅館為了走60號公路,特意選擇住在多倫多北邊的小鎮亨茨維爾,這樣就不會太累,開太遠的路程。
D12(10/21)(一): Huntsville→多倫多機場→多倫多Toronto。住宿:30 Carlton Street, M5B 2E9 多倫多。多倫多中心假日酒店。
多倫多大學
亨茨維爾到多倫多開車至少也需2~3小時的里程。首先設定目標為多倫多大學的地下停車場,這樣逛多倫多大學會方便些。停好車,又是午餐時間,得先解決午餐才會有力氣走路。搜尋到的餐廳在陶瓷博物館內,看懂了菜單,先好好地享受美食。
多倫多大學的校園,在過去曾經有多部電影在此拍攝,尤其以心靈捕手最為有名,這也是讓我安排來這裡的原因。校園內的建築年代久遠,有歐洲的風格。庭園景觀也獲得了許多遊客的讚賞,尤其是在秋天的紅葉季節。
今天晚上學長要提早一天回台灣佈展,先到旅館辦理入住,讓他們能先整理一下服裝行李。晚上到市中心找了一家中東特色餐廳,賀本次跑旅順利成功達標,加東賞楓之旅雖有一小插曲,卻也還能完滿達成。
D13(10/22)(二):多倫多Toronto→多倫多機場Toronto
多倫多市區
今天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逛多倫多市區,設定好港前區的停車場,停好車後再決定參觀路線.港前區(Harbourfront Center)原來是一個沒落的舊港區,經過重建改造,才又呈現今繁榮的景象。從皇后碼頭可以搭渡輪前往多倫多群島,碼頭沿岸有劇場、特色餐廳和娛樂設施等。
和碼頭僅一街之隔,是羅傑斯巨蛋球場,球場是多倫多藍鳥隊的主場。球季已經結束,無法觀看比賽。隔壁是高聳入雲的CN 塔,世界各大城市大部份都會建有一座高塔,各具特色與用途。做為城市的地標,觀光客必會以此為背景拍照打卡。
在港前區逛了近一個上午,如果要在市區繼續參觀,就要再走路往市中心方走。逛大街向來不是我的強項,大家想到附近的好市多賣場看看,看看能不能找到可以帶回台灣的調理機。在地圖上找了一間最近的店,進店後發現,這間店販賣的品項很少。最後什麼也沒買成,索性就在賣場內買了速食,解決了午餐。
還有半個下午的時間可以參觀,又再打開地圖搜尋附近景點,找到了海柏公園(High Park),看了簡介覺得可以去看看。經過一番折騰才找到公園入口,這個公園還頗大的,遊客很多,停車場已有九分滿,公園內還有遊園車運行載客。傍晚時要到機場還車,辦理登機手續等,這個時間我們可以隨意走走,因此步調走得很悠閒。
往機場的高速公路,每一條都非常繁忙,交流道也很多,稍不留意就會下錯交流道。這種繁忙的交通,對開車的人來說,是一個難度很高的挑戰。為了讓自己能在安全的時間內完成事情,我們總是給自己有充分的等候時間。順利完成了還車手續,大家終於能放下心,輕輕鬆鬆準備下一步的登機手續。
D14(10/23)(三):多倫多Toronto(YYZ)(01:45 第一航廈 BR35)→桃園(TPE)(10/24(四) 05:05 第二航廈)
D15(10/24)(四):桃園(TPE)(10/24(四) 05:05 第二航廈)→台北→高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