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7/11/17 從恒春往滿州方向沿縣道200號公路東行,在9K(此處是海角七號茂伯的家)右轉永南路,約2.2K處路口電線桿上有紅色三角形符號,在此右轉。續行至約1K處,左側有一片種植牧草的田,車停此處。
門馬羅山由於目前並無正式的登山口,此處登山口是我們今天探勘的入口。依我們今天登山的心得,覺得這裡還蠻適合做為門馬羅山的起登點。
早上在縣道200和永南路叉口吃早餐時,文賢兄遇見早餐店的長輩,人稱春風兄,向他請教門馬羅山的登山路徑,春風兄(其實我應稱他為春風叔才正確)卻開口要帶我們走。因此,今天的路徑前半段是春風兄憑著他過去的經驗走出來的,後半段則是我們根據GPS和現地地形判斷而來。感謝春風兄,有他的帶路我們才能順利完成今天的行程。
門馬羅山當地人稱之為”摸無路山”,又因少有山友攀登,因此並無比較正式的登山步道。我們依據”祥馬山訊”的資料,找到了停車場。從停車場沿山溝起登上行,不久,離開山溝後,有明顯的路徑可尋,不過路徑不只一條,偶爾會有叉路。這些路徑有明顯動物走過的遺跡,因此或可稱之為獸徑。
早期當地人會在山上出入,大概都是從事放牧或打獵等活動,因此他們是很少登頂的。當我們走到陡坡處時,就換我們找路了,上霖兄靠著GPS的資料,指引方向,走在前頭的文賢兄,春風兄手拿柴刀,俐落的砍出一條路來。
一段陡上之後,來到稜線海拔高度為293M,放眼看去是一片芒草,芒草高過人頭,如果用砍的,那砍到天黑也到不了門馬羅山,最好的方法還是用游的方式最好。向南看去有一山頭原以為是目的地,比對GPS地圖,發現在它的南邊還有一座山頭。沒錯,三角點總是在最後一座山頭的。
這裡並沒有什麼三角點,在芒草堆中有一塊長方體水泥柱,倒放在草中,側面刻著”種四“,我們並不知道它的意義是什麼。 據”祥馬山訊”所載,在東北方山頭還有一顆”種五”的水泥柱。
上山時,沿路砍出一條步道,走來速度極為緩慢。下山時速度就快多了,除了綁路條外,幾乎沒什麼休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