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泰武][2萬金][3笠頂山][4舊筏灣][5霧台][6沙溪林道][7來義泰武][8縣185][9竹田][10哈尤溪][11隘寮溪][12國三車道][13台1+185]
[14高屏溪左岸+189+187][15恆春半島][16縣199+9+26][17車城去回][18縣199+200][19台22、27、3、1][20鵝鑾鼻一日去回][21台22、29、縣187乙、台1]
[22大漢林道][23老七佳、縣189][24台24、鹽埔][25萬巒高樹鹽埔鄉道]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萬巒、高樹、鹽埔鄉道 |
|
|
82.6K |
屏東主要道路幾乎已騎過,鄉道可深入各鄉鎮的村里,認識各村莊的特色。選定先進入萬巒五溝水,這裡有建築歷史悠久的劉氐宗祠。再沿東港溪經泗溝、三溝往市區。今天有馬拉松競賽,部分路段交管,路幅被管制縮小而不便。為了增加今天的里程數,往北萬金方向再接縣185,續往高樹。大路關。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地名,也是從小就常聽到的地名,今天真正進入這個村莊。過高樹大橋來到里港,再沿鄉22回到鹽埔。鹽埔通往里港、九如、長治等地的鄉道都非常筆直、車輛也不多。還有幾條鄉道應該也不錯,改天再來試試。 累計里程:1931.9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|
本次路線圖 | 本次落差圖 | 1-25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台24、鹽埔 |
|
|
53.8K |
台24還有從0K到水門間這一段還沒騎過,今天特地補騎。順路也將台27還未完成的部分,實際騎過。途中需經過鹽埔鄉,就找一些主要鄉道,這樣可以進一步認識這個鄉鎮。 累計里程:1849.3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|
本次路線圖 | 本次落差圖 | 1-24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老七佳、縣189 |
|
|
108.6K |
目標來義鄉老七佳,這個以石板屋聞名的老部落,還未曾造訪。忘了什麼時候查過路況,以為全程都以鋪上柏油,過了白鷺橋後下至溪底,才發現有好長一段沿溪旁的路,仍是石頭路。騎了一段,公路車還是可以騎。但是想想還是另找時間,騎登山車來比較妥當,決定回頭。為了完成100公里的目標,從新埤沿縣189,計劃騎完縣189全程,再從九如回家。果然有超過100公里,在國慶連假後,總算又完成了一次訓練。 累計里程:1795.5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|||||
本次路線圖 | 1-23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大漢林道 |
|
|
56.2K |
103年4月底和同事一同騎自行車挑戰大漢林道,不同的是今天我一人獨騎。檢視第一次GPS,發現當時的去程騎乘時間和今天的時間沒有明顯的差別,大約都花了3小時40分左右。最近比較密集的騎車到處趴趴走,本來以為會比前一次更輕鬆,結果沒有明顯差異。從林道開始沒多久,就感覺愈踩愈重,心情有點急躁。只好調整一下想法,換檔輕踩,慢慢來別再想要比上一次更早抵達終點。在上到6K檢查哨前,一路晴天,炎熱的天氣,汗如雨下,每次休息都能把車衣和毛巾擰出許多汗水。流了這麼多的汗,水分的補充就顯得十分重要。才騎到15.5K,一瓶運動飲料已見底,另一瓶水也已所剩不多。開始要分配飲水時間與量,不然會有斷水的可能,回程只要留幾口水就足夠。 昨天是行政院宣布開放81條林道,許多林道多年來雖然沒明文開放,其實也早已有開放的形式。今天遇到3人騎機車上山探路,因15.5K附近有施工,只有一人有抵達終點。林道開放是早就該做的,也期望沙灘車等會嚴重侵蝕路面的車輛別進來,不然許多林道很快就有崩塌的情況,到時林務局不修,也就等同封閉了。 累計里程:1686.9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
大漢林道23.5K | 本次路線圖 | 本次落差圖 | 1-22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台22、29、縣187乙、台1 |
|
|
105K |
今天路線已跨界到高雄市,從里嶺大橋轉台29(原台21),再從雙園大橋進入新園鄉。行前並未詳細估算里程,粗估應該會達到100公里。練習目標仍放在少休息,除非是遇紅燈。縣187乙起點在萬巒市區,終點位在慈惠護專附近的東港鎮。經過萬巒、潮州、新埤、南州、崁頂、東港等鄉鎮。道路兩旁絕大部分是農田,農夫們正準備鬆土後播種。沒來過這裡,還不知道這裡有這麼一大片的田地。 到達萬巒是中午,想到潮州的燒冷冰,又轉進市區買了一碗,消消暑氣。午餐首次嘗試食用能量果膠,網路上許多評論都說味道不好,不易下嚥。今天7-11的威德IN果膠買2送1,因此選了三種口味來試試,第一口不敢吃太大口,覺得口味並沒有網民所說的那麼嚴重,我還可以接受這種感覺。 累計里程:1630.7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|
本次路線圖 | 本次落差圖 | 1-21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鵝鑾鼻一日去回 |
|
|
216K |
平常我大都習慣以到墾丁為100公里,做為高雄或屏東市的距離概數。原計劃早上12點出發,這樣約中午12點前就可抵家,避開炎熱的正午。因家人認為太早出發,暗夜 騎車容易有危險,尤其是酒駕事件。評估後決定凌晨3點出發,天黑騎車的經驗不多,前後車燈都準備了2個,外加身上穿著反光背心,讓其他用路人能清楚看到。今天特別嘗試出發後,除了等待紅燈外,一路沒特別休息,在早上約7:30左右抵達鵝鑾 鼻停車場旁的7-11。 回程落山風有轉大的趨勢,原以為往北行車,車速一定變慢。後來發現,並不一定。這似乎是取決於,當地山的走勢、地形等因素。特別一提的是,行經兩棟房屋之間,若有空地或巷弄等空地,會突遇一陣強風,若是沒注意握好車把,足以連車帶人吹倒。落山風的影響,要等到離開枋山地區後,才會有明顯感受。回程近中午時分,又是最難騎車的時候,考驗著體力、耐力。近下午2點回到家,2百公里一氣呵成,真的有夠累。 累計里程:1525.7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|
本次路線圖 | 本次落差圖 | 1-20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台22、27、3、1 |
|
|
103K |
檢視前18次的路線圖,設定今天目標為超過100公里、完成部分還沒騎過的省道。出發後先往鹽埔方向,再沿台27往高樹,在高樹轉台22到里港。在里港接台3往南到屏東市區,入市區回到台27公路,續往南東港方向前進。抵東港進入市區前在高架橋下方縣187公路,轉往崁頂。陳兄住東港、崁頂鄉界附近,此時已近11點該適時休息,聯絡陳兄剛好在家,就前往陳府喝茶閒話家常。再次出發沿國道三平面公路到潮州,再轉台1往北回騎。最近這段台1路段,騎了幾次已十分熟悉,不知不覺就到達了麟洛,下午約一點多達成目標。 出發前檢視車胎,發現前輪外胎有一小洞猶豫了一下,決定試試它能撐多久。為了更保險起見,先將前輪的胎壓放小一些再出發,行進中也隨時注意前輪狀況,老天保佑,全程沒出狀況,順利完成。 累計里程:1309.7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|
本次路線圖 | 本次落差圖 | 1-19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恆春半島399吃到飽 |
|
|
86.8K |
縣道199+縣道200為399,許多餐廳經常以此數字做為吃到飽的訂價。台灣東南方有一低氣壓很接近台灣,早上的天氣受到影響,恆春半島一早就吹著落山風。縣199開始是往東行,明顯騎車速度明顯受到落山風的影響,還好漸漸進入山區,風的影響就減少了許多。在四重溪溫泉二位年輕人,超我的車,想想今天就特意緊跟在他們後面,沒想到能一路跟到199和199甲叉路口,經過一小時半沒休息。當時如果沒特意跟他們騎,我的車速一定會更慢。過叉路口後八公里全程下坡到旭海溫泉,接下來到港仔也是八公里,這是非常棒的海岸線,沒來過這裡騎腳踏車的人,一定要撥空來體驗一下。港仔村到九棚村剛好是一段上坡,再下坡,做白功。接下來就比較辛苦了,一路上坡到分水嶺,才能一路下坡到滿州市區。中午太陽大,口渴,肚子餓,腿酸...這麼多的理由,找7-11休息就對了。 再次出發,雖仍有上坡,也只是一小段了。可以輕鬆進入恆春,回到車城。進到車城,再次買了一碗綠豆蒜,回到停車場,收工開車回家。 累計里程:1206.7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|
本次路線圖 | 本次落差圖 | 1-18次路線圖 |
阿猴騎跡之17(2019/09/15)(2019/10/05)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台1+台26長治_車城 |
|
|
162K |
今天是中秋連假收假日, 預期下午墾丁到南州交流道車流量會非常多。設定今天路程是長治到車城,原路去回。出發後一直是陰天,非常舒適。一路沒休息,直到楓港的7-11才補充飲料。抵車城先到福安宮參拜,買了一碗綠豆蒜後隨即上 路。 今天想練習長時間騎乘而少休息,看看會有那些情況發生需要修正。到枋山的7-11時天氣實在非常炎熱,而且是近中午12點,想想還是簡單吃一下東西比較好,再次休息。再次出發後天氣時晴時陰,到佳冬戰備道還下了一場雨,試著先沒穿雨衣,果然雨沒下太久。陰晴不定的天氣,不斷變換著,時熱時涼,試著適應它。過南州交流道,終於擺脫了汽車車潮,壓力減輕不少。可是出現了一個問題,往後路程一直到家,沿路的右邊居然沒有任何一家超商,可以補水休息。超商對騎腳踏車的人來說,實在太重要了。 累計里程:1119.9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|
本次路線圖 | 本次落差圖 | 1-17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恆春半島縣199+台9+26 |
|
|
73.5K |
縣199+台9+26是上星期的路線,因雨延期,今天天氣晴朗終於完成。路線是從車城經牡丹到壽峠,轉台9到楓港再轉台26回車城。這條路線從車城市區開始,就是一路上坡。剛開始坡度較緩,過牡丹水庫後坡度變陡。之後進入牡丹村、東源村等聚落時會有一段較緩的坡度,可暫時調整騎乘辛苦程度。到達壽峠後就一路陡下,沿途彎道多,各式車輛也多,騎起來壓力是滿大的。雖然已完成二次腳踏車環島,壽峠到楓港的台9線卻從未經過,今天總算補騎完成。 中午一點左右,就已完成計劃路程,本想繼續往恆春方向騎。在楓港7-11休息後,看看炎熱的天氣,瞬間就打消念頭,整裝回家。 累計里程:957.9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
牡丹東源野薑花 | 壽峠 | 本次路線圖 | 本次落差圖 | 1-16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恆春半島 |
|
|
81K |
原訂今天要騎縣道199+台9,路線是從車城經牡丹到壽卡,轉台9騎回車城。開車途中雨下個不停,雨中不適騎山路,決定改騎恆春半鳥。汽車停放在海口港的停車場,整裝後沿著海邊往貓鼻頭方向前進,雨勢不大,就當做是體驗雨中騎車。這條經海生館、萬里桐、紅柴坑、山海、白沙灣的道路,雖然只有二個車道,平時來往的車輛並不多。一路來到貓鼻頭,雨終於停了,脫下雨衣輕鬆了許多。 續沿海岸線道路往鵝鑾鼻方向,再繞往東岸往北騎,雨停了,太陽仍被厚厚的雲遮住,如此天氣騎車是非常舒服的。到港口後決定騎縣200往恆春方向,再回車城的海口港停車場。 累計里程:884.4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貓鼻頭 | 風吹沙 | 風吹沙 | 本次路線圖 | 本次落差圖 | 1-15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高屏溪左岸+縣189+縣187 |
|
|
89K |
3月底從三地門大橋南側堤頂車道,沿隘寮溪左岸而行直至高屏大橋止。今天從高屏大橋接續沿高屏溪左岸自行車道往南,經萬丹、新園、抵東港。為了騎不同的路線,從林邊選定騎縣189往新埤、潮州,在市區轉縣187往萬巒方向,經內埔、長治。 累計里程:803.4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(相機無法對焦) | 鹽埔漁港 | 本次路線圖 | 本次落差圖 | 1-14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台1+縣185 |
|
|
90.1K |
連續幾星期的下雨、颱風過境,終於放晴。在上班交通尖峰期過後,才出發,沿台1省道南下,約10:30抵達水底寮的7-11休息。接往縣道185,沒想到公路還在拓寬中,整條公路封閉。去年騎時這裡就已全線封閉,今天居然還是如此。不知道是什麼原因,施工期居然這麼長。只好繞回台1,再從水底寮村內繞回185縣道。過自來水廠,公路東側環保森林內新闢了好幾段的自行車道。路面筆直,平整。因為車道是在樹林內,落葉,枯枝等沒人清理,騎自行車會擔心車胎會不會被枯枝刺破。新建設完成後,維護,保養,清潔,安全又是一項重要挑戰。 累計里程:714.4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
自行車道(相機無法對焦) | 本次路線圖 | 本次落差圖 | 1-13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國道三自行車道 |
|
|
56.7K |
時間過得真快,距上次騎車已相隔四個月。最近需要密集練習,國道三高速公路下方平面道路是離家最近,又適合長距離騎乘的路段。從里港端到竹田西勢台鐵鐵路旁約20公里,其中麟洛到竹田段為民眾休閒專區,不適合做高速練習。經考量我認為最好的路段,是里港端(縣道187丙0K起點)到麟洛交流道南下車道,約14.5公里處。 累計里程:624.3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|
本次路線圖 | 本次落差圖 | 1-12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隘寮溪堤頂 |
|
|
67.9K |
隘寮溪是高屏溪主要支流之一,為屏東地區主要河流。二月底在竹田了解了隘寮溪古河道流經區域,今天從內埔水門的堤頂開始,沿著隘寮溪左岸順流而下騎,途經鹽埔鄉、里港鄉、九如鄉共28公里。過去幾年的豪大雨,將山區的泥沙沖刷到河床,河床明顯被墊高許多。為整治河流,挖掘河床砂石是必要手段。在堤頂車道騎車,沿途響著低沈轟隆引擎聲,砂石車一車車奔馳於河床專用道路。 堤岸經過幾個鄉鎮聚落,在人口較多的地區,就會花比較多的經費和心力,整理衍生出來的空地。闢為小型公園,或步道,或遙控飛機起降場等。土質較佳部分,水利單位就讓附近居民承租,種植淺根短期作物,或水產養殖場等。位在佛陀紀念館對面的堤頂,每農曆春節的煙火秀,總會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,前來攝取美麗燦爛的夜景。 堤頂車道終點,仍可續沿武洛溪岸邊車道騎往屏東端的縱貫線鐵路的舊鐡橋公園。公園佔地廣大,草地整理得十分整齊、乾淨。今天是星期六,有遊客在此野餐,散步等。 累計里程:567.6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堤頂車道起點附近 | 堤頂車道起點附近 | 堤頂對面的佛陀紀念館 | 本次路線圖 | 本次落差圖 | 1-11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哈尤溪 |
|
|
25K |
原計劃在去年12月5日要來,當時河床尚未整理,經過了三個月,今天終於順利完成。 哈尤溪的岩壁奇景,是全台熱門景點,想要一睹此景的人非常多。受限於隘寮北溪只有在枯水期才能造訪,及一般大眾必需搭乘大武社區協會提供的車輛才能如願。搭車一趟需NT$1500元,是一筆不小的金額。我們選擇了自行車做代步工具,每人100元。為避開假日人潮,特選平常日來。以騎自行車來說,比較困難的是牽車過溪,至於在河床騎車,其實並沒有那麼難。原因是在河床上是沿著汽車車輪壓過的路跡而行,牽車過溪則要和溪水的水流相抗,對體力較差的人就會比較吃力,然而一般人都可順利完成。今天的溪水大約是在膝蓋的高度,應該算是稍為深了一些,溪水水量是決定全程安全最重要因素。想要以自行車,或徒步進入的人一定要認真的考量天氣、溪水水量、個人體能、時程等因素,千萬不能冒險進入。 赭紅色的岩壁是此地最大賣點,2004年曾去過台東在南橫附近的栗松溫泉,這裡的山壁景觀也讓許多人嚮往。兩處岩壁美景成因有些不同,下表提供栗松溫泉相片給大家參考。累計里程:499.7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隘寮北溪 | 隘寮北溪 | 隘寮北溪 | 隘寮北溪哈尤溪(右)匯流 | 哈尤溪行車終點 | 哈尤溪 | 哈尤溪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哈尤溪 | 哈尤溪 | 哈尤溪(開放終點) | 俯瞰大武、東川聚落 | 1∼10次路線圖 | 霧台_哈尤溪路線圖 | 本次路線圖 |
![]() |
|
|||||
本次落差圖 | 台東栗松溫泉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六堆_中堆(竹田) |
|
|
39K |
六堆是西元1721年朱一貴事件後,下淡水溪流域以東地區客家墾民的自衞組織,以維持族群的生存及治安。1895年因參加抗日的乙未戰爭,許多烈士壯烈犧牲,因而被日政府解散此自衞組織。 今天的行程大部分在竹田地區,屬六堆的中堆。竹田舊名頓物(囤積貨物),在糴糶村內的敬字亭解說牌,有詳細說明達達港之發展史。看了解說我才了解,隘寮溪的河道,在日據時期之前,是流經內埔、竹田等地方再匯入東港溪。 原來的河道是向西,西南等多個方向有多條支流。夏天雨季時,經常造成氾濫,災情慘重。經築成現今之堤防後,河道走向才形成今日的情況。 全鄉共十五村,今天至少經過了西勢、六巷、頭崙、 糶糴、竹田、履豐、二崙、美崙等八個村。鄉內主要旅遊景點有竹田驛園、竹田古車站、客家文物館、六堆忠義亭、美崙老夫子彩繪村、二崙彩繪壁畫、國道自行車車道、糶糴村敬字亭及達達港發展史等。 累計里程:474.7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竹田客家文物館忠義亭 | 糶糴村敬字亭(保留原傾斜) | 竹田鄉公所 | 竹田車站 | 本次路線圖 | 本次落差圖 | 1∼9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185縣道沿山公路水底寮->大津 |
|
|
111K |
縣道185從高樹大津至枋寮水底寮長約69公里,路幅不寛,考慮了好久,今天才完成第一次騎乘。為了避開砂石車一定要在星期日,又年假長連假剛過,出遊的車輛會減少許多。 累計里程:435.7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水底端終點 | 沿山公路 | 興建中的自行道 | 大津端起點 | 本次路線圖 | 本次落差圖 | 1∼8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來義、泰武 |
|
|
34.8K |
繼續沿著沿山公路旁山區探索,屏北部分已大致完成,今天往南移往來義鄉。從泗林森林公園停車場出發,進入來義鄉,順著瓦魯斯溪上游騎。瓦魯斯進入平原後,流經新埤,林邊、佳冬鄉界即為林邊溪。九月騎往泰武時看到往佳興村的叉路,今天專程來探索這個區域。原以為會是十分費力的行程,沒想到約2小時半就完成了預定目標。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佳興村 | 大後村 | 遠眺南北大武山 | 沙溪道尾寮山登山口 | 本次路線圖 | 本次落差圖 | 1∼7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沙溪林道_尾寮山登山口 |
|
|
67.9K |
這是一次回顧之旅,因為登山,沙溪林道曾坐車走過好幾趟。出發前就已經知道前半段路程非常陡,正因為坡度陡,才會放在心中好多年一直沒有勇氣去完成。林道全長42公里,我只設定騎到約23.3K的尾寮山登山口就折返,如果時間許可就順登尾寮山。今天抵達時已過下午一點,比預估時間慢了一小時,沒登山就原路折返。 累計里程:289.9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沙溪林道0K | 16.9K管制點 | 沙溪道尾寮山登山口 | 本次路線圖 | 本次落差圖 | 1∼6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霧台 |
|
|
49.2K |
霧台風景區假日人車多,在這種環境下騎自行車,行車安全風險增加不少,再加上機動車輛排放的廢氣,更直接危害騎士健康。考慮到這些因素,選擇非假日上山,才能自在逍遙。 累計里程:222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谷川大橋 | 神山社區 | 霧台社區 | 台24管制終點44.5K | 本次路線圖 | 本次落差圖 | 1∼5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舊筏灣 |
|
|
34K |
今天改採4+2輪方式,然而這個方式卻也有個缺點,騎沒多久就要開始面對上坡路段。 12年前曾去過舊筏灣二次,近幾年這裡變得十分熱門,卻也曾發生重大意外事件。還沒到舊筏灣,路中央設了一個臨時管制站,禁止人車進入。向管制人員詢問,得知是因近年意外事件及整修道路而進行管制,可能在明年初就會對外開放。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三地門 |
隘寮溪 |
隘寮南、北溪匯流處 |
|
|
遠眺北大武山 |
本次路線圖 |
![]() |
![]() |
|||||
本次落差圖 | 1∼4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笠頂山 |
659M |
|
43.3K |
某次行程的路線,往往是因前一次行程而成形。從這三次的合併路線圖,即可看出三次的路線由南而北都是緊鄰的區域。笠頂山位於屏東市區東側,屬中央山脈南段西側接近平原一側,是附近民眾假日登山休閒主要去處。去年在間隔多年後再次探訪,地圖上發現多條產業道路,今天沿著在當地稱為笠頂山1號登山口的產業道路上山,騎車到"土拉你休閒棧"後,再步行登頂笠頂山。 累計里程:139公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產業道路 | 笠頂山 | 遠眺屏東平原 | 一號登山口 | 落差圖 | 本次路線圖 | 1∼3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萬安 |
420M |
|
42.3K |
出發前設定目標是泰武鄉萬安村的親水公園。萬安溪是東港溪的上游,在親水公園附近的水域,假日可見遊客在溪中戲水,附近也有原住民經營的露營區等設施。我們平常對萬安兩字的連結多半是"萬安演習"。第一次的認識萬安部落,是民國95年2月從舊筏灣原路往返北大武登山口步道,中途有一往舊萬安的路標。今天走訪的萬安村,則是在民國45年由舊萬安(kazazaljan)遷出的現址。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牛角彎溪 | 萬安國小 | 萬安親水公園 | 產業道路 | 枯業蠂 | 落差圖 | 本次路線圖 |
![]() |
||||||
1∼2次路線圖 |
地點 |
海拔 |
抵達 時間 |
里程 |
說明 |
泰武 |
500M |
|
53.4K |
屏東市舊名為阿猴,本次活動區域構想以現今屏東縣轄範圍為主,故取阿猴為主題名稱。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科大路 | 東港溪 | 成德橋 | 遠眺屏東平原 | 逍遙山莊前叉路口 | 落差圖 | 本次路線圖 |